九龍寨城

九龍寨城(或稱九龍砦城,俗稱九龍城寨或者九龍城砦),是香港殖民地時代中國位於今九龍城內的一座圍城,於1987和1989首季分兩期進行調遷,並於1993年被拆除。

歷史

建立初期

九龍寨城的歷史最早可追溯至中國的宋朝時代,為官富鹽場的駐軍。至清朝康熙七年(1668年),當局於畢架山上設九龍墩台,康熙廿一年(1682年)改為九龍汛。嘉慶五年(1810年),當局將原守佛堂門的炮台移往九龍汛旁。

香港島自1842年成為英國殖民地後,清政府於1847年擴建九龍汛為九龍寨,並將原駐守大鵬灣的大鵬營調動於此,與對岸的維多利亞城遙望對峙。1898年中英《展拓香港界址專條》九龍半島與新界成為殖民地,但在清朝外交官員據理力爭下,九龍寨城仍歸清朝駐軍管轄,成為位處英國殖民地的清朝外飛地。寨城是清朝官員辦公的地方,地位約等於現代的領事館。然而,英國人在1899年5月下令入侵寨城,趕走城內的清朝官員,其後寨城一度荒廢,幾乎無人居住。

無人管理

1941年至1945年,日軍在佔領香港期間,為了擴建原名龍津河的啟德明渠,拆毀了全部城牆。日本投降後,露宿者開始在九龍寨城聚居,並於1948年成功抵抗港英政府入城整頓,此事更引起廣州市民發起反英示威,焚毀英國在沙面的駐廣州總領事館,時任廣東省政府主席的宋子文與英交涉,拒絕英人在寨城的權利,而廣東省寶安縣長王啟俊更親臨城寨巡視,宣示主權。由於香港警察以致香港政府都無權進入,中華民國政府因專於內戰又無心於斯,九龍寨城頓成罪惡溫床的貧民區,更有以「三不管」(即中國政府不管,英國政府不管,香港政府不管)來形容當地複雜的管轄問題。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大批難民從華南地區湧入香港,並聚居於九龍城寨,港英政府最終完全撒手不理,城寨沉淪為三合會活躍地帶(當時警隊尚未設有負責反黑的有組織罪案及三合會調查科(俗稱「O記」)),成為黃、賭、毒等非法行為的溫床,最「著名」的色情場所、賭檔、鴉片煙館、海洛英館、狗肉食堂等四處林立。1959年,城寨發生了一宗命案,中英兩國政府互相推卸處理刑案的責任。此外,由於港英政府當時不承認中國醫生的資格,城寨也成為無牌牙醫及中醫診所和冒牌貨販賣點的集中地。

1973至74年間,香港警察派出過3,000人強進城寨,剷除城寨內的黑幫勢力。城寨後來「絕地逢生」,鋼筋水泥房屋如雨後春筍般建成,非法擴建、僭建嚴重,街道狹窄如走廊。居民用水來自八條公家的水管或水井。由於建築完全未經都市計畫,城寨環境衞生惡劣。1980年代初期,有推算城寨居民有35,000人,而罪案率遠比香港平均數字高得多。

由於城寨是中國的領土,因此設立了一個所謂的「九龍城砦人民代表大會」,意圖跟中國政府建制靠攏。雖然也有共產黨成分,但實際上只是一個自治組織。

改建公園

1984年12月,中英兩國簽訂《中英聯合聲明》處理香港問題,1987年兩國共同決定拆掉城寨,遷徙居民。九龍城寨在1987年清拆前,曾經讓藝人成龍拍攝《重案組》電影,並容許一群日本探索家以一星期時間描繪城寨地圖。1987年1月14日,港英政府與中國政府達成清拆城寨的協議,並於原址興建公園。而公園將盡量保留城寨一些原有的建築物及特色。有指九龍城寨在拆毀之前有50,000多名居民;以城寨面積0.026平方公里推算,城寨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里1,923,077人,是全世界人口最密集的地方。

九龍城寨清拆工程於1994年4月完成,港英政府將原址改建為公園。原本計劃名為「九龍城寨公園」,因為其原稱「九龍寨城」早已完全失傳,但清拆期間得到老居民的指引,古物古蹟辦事處將一些城寨的遺跡發掘了出來,並揉合在公園的設計中或予以保存為展品,以供遊人欣賞。整個發掘工作的最大收穫是兩塊於城寨南門(此乃城寨的正門)出土的花崗岩石額,它們分別刻有「南門」及「九龍寨城」字樣。其他的遺跡還包括城寨城牆殘存的牆基、東南兩門的牆基、一條沿城寨內牆建築的排水溝及旁邊的石板街。其餘的文物就有三座炮、石樑、對聯及柱礎等亦被一一保留下來。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民眾為免石額被日軍破壞,將之拆下埋於城寨內泥土中。政府遂將公園改名為九龍寨城公園,這些文物都安放於「南門懷古」景區。昔日三進四廂的衙門「大鵬協府」,則在修復和重建後成為展館,陳列了與寨城歷史有關的石碑(包括張玉堂拳書「墨緣」、「壽」字及載有衙門士兵出差配餉開支紀錄的光緒十二年《刊刻會議》)、寨城的歷史圖片等。(註:九龍城寨是分別於87和89年一月分2期遷拆,並在90和92年3月完成。)

九龍寨城公園於1994年5月動工興建,為確保傳統的設計和構思能再次在公園中展現,當局就聘請了一群來自中國的資深技工負責是項工程。工程於1995年8月竣工,並在12月22日由港督彭定康主持開幕儀式。

龍津義學

龍津義學是九龍城寨裡最古老以及最有名的建築之一。義學由九龍司巡檢許文深於清道光廿七年開辦,跟九龍城寨同期建成。其建築結構一如古時的貢院,門前有走廊,兩邊有大石柱,門前有石刻,上面刻有當時新安縣知事王銘鼎所題的「龍津義學」四字,大門兩旁有門聯,每聯第三字嵌有「龍津」二字:

其猶乎,卜他年鯉化蛟騰,盡洗蠻煙蛋雨;
是知也!愿從此源尋流溯,平分蘇海韓潮。

最初,義學兼作鄉公所使用,所有九龍司的事務,都在這裡商討。

民國之後,義學被九龍城的居民改成小學,名為「九龍城公立高初兩等義學」,據說是香港第一家學校。

1940年,由於城寨城牆已塌,香港政府以衛生為理由清拆城寨房屋,當時只有廣蔭院和龍津義學沒被清拆,到了七十年代,開始有地產商在城寨發展,龍津義學因而被改建成「義學大樓」。

龍津石橋

龍津石橋長約200多米,橋柱共21條,於同治十二年(1873年)動工興建,兩年後建成,其後因海泥淤積,於光緒十八年(1892年)以木材加建至300米,橋頭作丁字形,築有「龍津亭」,並有碑記以誌其事,是跟寨城關係密切的一項古蹟。

龍津石橋雖名為「石橋」,其實就是以前的龍津(「龍」指九龍寨城、「津」即碼頭,後常稱為「龍津埗頭」,「埗頭」為粵方言,也是碼頭的意思),由於碼頭位於龍津路(查1866年《新安縣志》,可以看到地圖上的九龍寨城在城外延伸出一條大街,街頭連接龍津石橋和龍津碼頭),而碼頭又用石建造,外貌像橋,因以為名。而鄰近原名「古瑾圍」的馬頭圍也是因為龍津碼頭而得名。

龍津石橋可以讓大型船隻泊岸,九龍城海關也以這裡為據點,對來往船隻徵稅,這使該區成了當時九龍最繁榮的商業區。後來清廷把海關轉交給九龍樂善堂管理,樂善堂在這裡設立了「公秤」,貨物在碼頭交收時,必須經過「公秤」認可,而每次秤量都必須繳費,成了當時樂善堂經費的主要來源。

1867年至1871年期間,香港曾經開放賭權,公開招標讓人們開辦賭場,不過到了1872年又再次禁賭,於是很多賭場經營者就把賭場遷移到九龍寨城,由龍津石橋的關係,經常有很多外國賭客光顧寨城的賭場,使寨城成了當時遠近知名的旅遊景點。

當清政府把九龍割讓給英國時,除了保留了九龍寨城,也保留了這座碼頭供寨城居民使用。只是英軍上岸後,關閉了九龍城海關,加上1910年九廣鐵路全線通車,使龍津碼頭失去了原有的作用和價值。

1930年,因為填海興建啟德濱的關係,碼頭遭清拆,1941年日軍入侵香港,拆除了寨城的城牆去鋪設啟德機場跑道地基,樂善堂被搶劫一空,由清廷駐粵官員頒賜的龍津石橋牌坊石碑也被棄置街頭,戰後才被尋回,現成了樂善堂小學後門的橫楣(從校內操場可以看到)。直到2008年4月初,土木工程拓展署在啟德舊機場北停機坪進行考古勘察,龍津石橋才得以重新出土。

天后廟

城寨内的天后廟是在天后廟街,當然天后廟街因為天后廟而命名,大約就是在老人街南面桂盛樓附近。天后廟其實是在三十年代才建起,不過裏面供奉的天后神像,就比九龍城寨還要古老。早初起九龍城寨時,其實有一座關帝廟,因為關帝廟算是清朝法定建築,所以一定要建起,用來給武官參拜。不過在三十年代初,關帝廟因為日久失修而倒塌,令九龍城寨内完全沒有廟宇,但正好對出的沙浦村因為政府要填海發展而需要清拆,就這樣,原本在沙浦村的天后廟就搬了進去九龍城寨。

不過後來城寨越來越多居民,導致天后廟四周都被大廈包圍,而住在大廈裏面的居民又喜歡隨手把垃圾扔出窗外,結果導致天后廟四處都是垃圾。後來在天后廟的頂上用鐵絲網蓋住,垃圾問題才得以解決。

清拆前城内街道

九龍城寨雖然只有六英畝半的面積,但是就有多達二三十條街,可以算得上世界上同面積的最多街巷的小城。城寨主要街道分南北同東西兩邊方向的大街大路,在這些大街大路再分很多小路出來。

南北向大路

龍津路

龍津路(Lung Chung Road)分別有六條街:龍津後街、龍津一巷、龍津二巷、龍津三巷、龍津尾巷、龍津橫巷。在廣東省有很多城市都有龍津路,所有龍津路都有一個特點,就是它一定對凖城門口的津樑,因為龍津意思是「聚龍通津」,就是指城門同城門津樑。以前在九龍城寨確實有一個津樑,而且是由風水師看凖,找出最好的所謂"龍氣位"而定。龍津路亦是九龍城寨内,最古老的街道。

龍津道

龍津道是寨城城牆被拆之後,城内居民在原來城基的兩旁建樓,樓與樓的中間就變成一條路,稱作龍津道。它在1951年形成,以前最盛行的色情場所、賭場、毒品分銷中心都聚集在這裡,經營的人希望這條路能"聚龍通津",所以就叫這裡為龍津道。

這裡以前還有麻雀館、牌九檔、番攤館、狗肉食堂和煙館。

東西向大路

龍城路

龍城路(Lung Shing Road)是和九龍城寨外的東正道平行的一條路,它北面的路口就是對正東頭村道南邊的人行道上,而南面的入口卻十分隱蔽,因為它正好在龍津道和龍津路之間,又夾著益華樓和東南樓,正好在三岔路口上,如果在城寨外望進去,龍城路就正好被龍津路同龍津道隔著。

城寨居民就將這條路稱作龍城路,作為九龍城寨的代表,"龍城"就是九龍城寨的簡稱。

光明街

光明街以前兩旁都是石屋以及寮屋,由於這裡有很多毒品店鋪,這些店鋪都點很多蠟燭,給吸毒者認路,所以滿街都是點燃的蠟燭,人們就稱這條街為光明街,不過吸毒者就稱這裡為「電台」,因為吸毒者稱吸毒為「充電」,所以這些毒品店鋪就稱爲「電台」。

不過後來這裡已經完全沒有毒品店鋪,全部改為食品生產,其中最大的有好幾間製造魚蛋的工場,另外還有一些做豬紅、砵仔糕、燒豬和燒鴨的工場等。但其食物的衛生情況,不容樂觀。

老人街

老人街(Lo Yan Street)和光明街都是處於龍津道112號和114號之間,這條街大約在五十年代初期形成,因爲20年代有基督教團體把前九龍巡檢司衙門那裏作爲老人院,然後居民圍繞老人院建造很多村屋,所以居民稱這條街為老人街,不過後來老人院改為青少年活動中心。

由於老人院是由衙門改建,所以老人街有很多古蹟,其中兩尊嘉慶七年的古炮最具有代表性,老人院建築風格亦可以看得出有衙門的特色。這條老人街亦是城寨内唯一能看到太陽的地方。那間老人院是在1993年政府清拆城寨時唯一保留的建築,後來作爲前九龍巡檢司衙門,而被列作法定古蹟。

大井街

大井街(Tai Chang Street)算得上城寨内其中一條最老的街,還沒有城寨的時候就已經有這條街。大井街因為有一個大井而得名,而這個井在以前是整個城寨最主要的食水來源。不過到了二三十年代,因為霍亂肆虐,而井又是有最多霍亂菌的地方之一,因此全港很多的井都要封掉,不過大井街的那個井就要到五十年代才被封,然後開始改為用城外的八條水管供水。

西城路

西城路,英文名為West City Road,是城寨内唯一一條路是用意譯作爲英文名稱。顧名思義,西城路之所以稱爲西城,是因為這裡是城寨内最西的地方。這裡有很多潛建寮屋,很多人去到九龍城寨,第一眼看到的就是這些建築。

九龍寨城公園

公園是以明末清初江南園林為設計模式。

開放時間

每日上午6時半至下午11時。

參考資料

10. 《從啓德出發》,吳詹仕,經濟日報出版社,ISBN 978-962-678-456-3。

外部連結

列在以下類別中:
發表評論
提示与提示
排列依据:
Steve
2016 February 4
Once the site of a military fort, and then later the infamous Kowloon Wall City, and finally torn down before the British handover. This park is steeped with history.
Alice
2020 December 4
Great place for a walk on a sunny day. There are seats all around the park to sit and have quiet, personal time or read. There is also a waterfall inside which is cool
Shannon Chow
2015 September 13
Filled with rich history, the park is well preserved and very relaxing.
Michelin Travel & Lifestyle
A strategic point on the peninsula since the 16C, this was a no man's land where illegal activity flourished for almost a century til it became a park in 1987. – Green Guide Editor
のうや くん
2016 February 26
清末の小さい城砦から始まった小さな街が、日本軍に城壁を取り壊された後に内戦の難民が集住する巨大スラムと化した。この公園は、現存する衙門の建築を中心として跡地から発見された清末の遺構を保存している。衙門の中ではこの地の奇特な運命について分かりやすく展示を行っており、バラックとしての九龍城マニアも必見。
Monica Suarez Magana
2017 February 16
Es un respiro del ajetreo de la ciudad, muy relajante y hermosos arboles. Fácil de llegar si vas caminando desde el paseo de las estrellas
装载更多评论
foursquare.com
CT Garden of Eden

起始$0

CT C'est La Vie Theme Room

起始$192

CT Smiley Face Theme Room

起始$153

CT Colourful World Theme Room

起始$0

CT Iron Man Man Of Steel Cyber Style Theme Room

起始$98

CT Dream Princess Style Theme Room

起始$109

附近的景点推荐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加入收藏夾
我来过这里
訪問
黃大仙祠

加入收藏夾
我来过这里
訪問
通菜街

通菜街(英文:Tung Choi Street)是香港油尖旺

加入收藏夾
我来过这里
訪問
朗豪坊

朗豪坊(英語:-{Langham Place}-)位於九龍旺角砵蘭街,於2004年10月落成,是該區的著名地標建築。

加入收藏夾
我来过这里
訪問
李鄭屋漢墓博物館

李鄭屋漢墓博物館位於香港九龍深水埗,是香港歷史博物館五間分館之一,由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管理,當中的建築屬於香港法定古蹟。

加入收藏夾
我来过这里
訪問
香港體育館

香港體育館(Hong Kong Coliseum,亦稱

加入收藏夾
我来过这里
訪問
九龍公園

九龍公園(英语:Kowloon Park)位於香港九龍尖沙咀,

加入收藏夾
我来过这里
訪問
香港星光大道

香港星光大道(英语:Avenue of Stars)是位於香港九龍尖沙咀東的海

加入收藏夾
我来过这里
訪問
香港藝術館

香港藝術館(英文:Hong Kong Museum of Art)位於香港九龍油尖旺區尖沙咀

类似的旅游景点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加入收藏夾
我来过这里
訪問
分流炮台

分流炮台(英語:-{Fan Lau Fort}-,史籍中又名雞翼角

加入收藏夾
我来过这里
訪問
亚略巴古

亚略巴古(Areopagus 或Areios Pagos,希腊语: Άρειος Πάγος)是“阿瑞斯的岩石”,位于雅典卫城的西北

加入收藏夾
我来过这里
訪問
素可泰历史城镇和相关历史城镇群

加入收藏夾
我来过这里
訪問
Temple of Debod

The Temple of Debod is an ancient Egyptian temple which was rebuilt in

加入收藏夾
我来过这里
訪問
锡吉里耶

锡吉里耶(僧伽羅語:-{සීගිරිය}-, -{Sigiriya}-,泰米尔语:-{சிகிரியா}-,意为

查看所有類似的地方